• <tbody id="t799u"></tbody>
  • <option id="t799u"><span id="t799u"></span></option><option id="t799u"><source id="t799u"><tr id="t799u"></tr></source></option>
  • <track id="t799u"><span id="t799u"><td id="t799u"></td></span></track>

        <tbody id="t799u"><span id="t799u"></span></tbody>

               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
                當前位置:中國養殖基地 / 鱔魚

                網箱黃鱔初養一定要把好六方面關鍵技術

                編輯:   時間:2018-06-22   瀏覽:
                中國養殖基地 yzjidi.com
                黃鱔適宜作為廣大農村發展庭院經濟、發家致富的優選養殖對象。但在養殖中,也存在不少問題,致使許多養殖者,特別是初養者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失。下面筆者簡單談談初養黃鱔應該注意的問題,初養黃鱔者應該把好的“六關”。

                一、建池關
                黃鱔生性畏光、避風、喜溫、怕高溫、怕驚,故建池處要求避北風、向陽、水源方便,另外池周要留有種植長青樹和藤蔓類植物的空間。科學地建好鱔池是黃鱔養殖的基礎,一般選用水泥、磚面結構,建成半地下式,大小以6-20m2為宜,底面以混凝土鋪設為好,池深1-1.5m左右。為防止黃鱔逃逸,池角一般砌成圓弧形,池檐向內側伸出。設進排水口和溢水口,進水口一般高出水面30-40cm,排水口安裝在泥層線下,以能把池水全部排出,溢水口一般設在高于泥面20cm處。排水口和溢水口應設在進水口對側,并且各水口都要用金屬網做好防逃裝置。上述工作做好后,還應對水泥池采取脫堿措施,以避免水體中的溶氧減少,酸堿度上升,使養殖的黃鱔受害,其方法是每立方米水體中溶入過磷酸鈣肥料1kg,或酸性磷酸鈉20g,浸泡2日后用清水沖洗,然后即可開始進行下一步工作。

                二、環境關
                由于黃鱔喜歡半水半空的洞口,所以鱔池應該有水有陸。這一問題通常用設泥埂來解決。泥埂上窄下寬,底寬40cm,高度也以40cm左右為宜。各相鄰泥埂之間為相通的泥溝,溝面寬與深都在30cm左右,注意堆設泥埂時應刮盡底面的軟泥。然后便可在泥埂上種植一些水生植物,如水稻、荸薺之類的經濟作物,若有適宜的中草藥植物種植更佳。另外,為遮擋日曬,池頂植被可根據鱔池的大小種2-3株葡萄,藤蔓布局以西邊密東邊略疏為宜。也可種植絲瓜、葫蘆等其他藤蔓類來控制光照,特別是遮擋夏天的西曬。這樣,便為黃鱔生活創造了一個比較適宜和穩定的小生態環境。

                三、底質關
                初養者往往直接取黑色淤泥鋪底,這是不足取的,因為這既不利于黃鱔打洞穴居的習性,又使黃鱔發病機率提高。正確的做法是在混凝土的基礎上還應再分三層。底層是用廢植物秸桿鋪成的,一般選擇有韌性、透氣性好、耐腐蝕性強的粗纖維植物廢料,并要求大小搭配,重量比例可為粗大桿∶中型桿∶碎料為5∶3∶2。例如先鋪1-2層玉米桿,再鋪20cm左右厚的油菜桿(或豆秸),上面再鋪3-5層縱橫交錯的玉米桿或高梁桿之類,最后再撒入一層谷殼,一層生石灰(約10m2撒0.5kg);中層是供黃鱔穴居的較硬粘土層,一般厚度約30-40cm;最上層便可鋪淤泥,厚度為15cm左右,同時撒上一層薄薄的生石灰,最后注水進行底質消毒。

                四、苗種關
                目前苗種主要有下列來源:首先是從野外直接捕捉,每年的4-10月都可在稻田和淺水溝渠用鱔籠或者利用晚上點燈照明的方法捕捉,捕捉后的黃鱔將有病有傷的剔掉再放養,這種方法尤其適于初養者采用。其次就是從市場選購。從市場上選購要選擇體質健壯、無病無傷的;體色發白無光澤、瘦弱的不能用作鱔種。另外,黃鱔體色橙黃色的比青灰色的生長速度、增肉倍數都要高,特別是黃斑大的更宜優先選購。同時要注意苗種規格要基本一致,最好是每公斤20-50尾,規格太小、成活率低,當年還不能上市;規格太大,增肉倍數低,單位凈產量不高。投入鱔種前7-10天,每平方米池子用生石灰0.2kg清塘。放養密度視情況而定:水源充足、鱔種規格小的每平方米可放養3-6kg;水源不便、鱔種規格大的每平方米可放養2.5-5kg,同時還可投放占鱔體總重10%的泥鰍混養。

                五、水質關
                水質要好,要勤換水,一般情況下春、秋每3-5天換水1次,夏天1-2天換水1次,每次換水只可換去1/4-1/2,且進水的溫度要盡可能與池水溫度一致,溫差不要超過3℃。換水的時間以中午為好,最好是在有陽光的時候換。換水的同時要注意清洗食臺和污染的地方。有條件的能保持微流水更好。水質好的表現為黃鱔吃食時會發出“吱吱”聲。池內水位要依水溫、季節、天氣情況而適當調整,一般應控制在6-25cm范圍之內,原則是低溫時淺、高溫時適當加深。

                六、馴飼關
                從自然環境捕捉來的鱔種,一般不肯吃人工投喂的飼料,必須經過一段馴飼過程,否則會導致養殖失敗。馴飼的方法是:黃鱔放養3-4天內先不投飼,然后在黃鱔行動正常后,于晚上開始引食。引食飼料選用黃鱔最喜歡的蚯蚓、河蚌等,用量可為鱔體總重的1%,第二天根據吃食情況適當調整投餌量,并稍稍提前投餌時間。由于黃鱔對餌料選擇性較強,故在引食成功后,必須在引食飼料中逐漸摻入本地來源廣、價格低、適口性好、增肉率高的其他餌料,乃至人工配合飼料,必須注意的是動物原料最好煮熟(活餌除外)。投餌地點最后定位于泥埂一端稍稍壓平的臺面上,投餌時間在能看清黃鱔吃食的傍晚為最佳。一般經過一周左右馴飼工作便會基本完成。
              1. <tbody id="t799u"></tbody>
              2. <option id="t799u"><span id="t799u"></span></option><option id="t799u"><source id="t799u"><tr id="t799u"></tr></source></option>
              3. <track id="t799u"><span id="t799u"><td id="t799u"></td></span></track>

                    <tbody id="t799u"><span id="t799u"></span></tbody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粉色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