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次養殖黃鱔的朋友要把好底質關和水質關
編輯: 時間:2018-06-22 瀏覽:
初養黃鱔者要把握好黃鱔養殖池的地質關和水質管理觀,減少環境危害帶來的養殖損失。下面簡單談談初養黃鱔時對地質和水質的管理方法。
1、底質關
初養者往往直接取黑色淤泥鋪底,這是不足取的,因為這既不利于黃鱔打洞穴居的習性,又使黃鱔發病機率提高。正確的做法是在混凝土的基礎上還應再分三層。底層是用廢植物秸稈鋪成的,一般選擇有韌性、透氣性好、耐腐蝕性強的粗纖維植物廢料,并要求大小搭配,重量比例可為粗大稈:中型稈:碎料為5:3:2。例如先鋪1~2層玉米稈,再鋪20厘米左右厚的油菜稈(或豆秸),上面再鋪3~5層縱橫交錯的玉米稈或高梁稈之類,最后再撒入一層谷殼,一層生石灰(約10平方米撒0.5千克);中層是供黃鱔穴居的較硬粘土層,一般厚度約30~40厘米;最上層便可鋪淤泥,厚度為15厘米左右,同時撒上一層薄薄的生石灰,最后注水進行底質消毒。
2、水質關
水質要好,要勤換水,一般情況下春、秋每3~5天換水1次,夏天1~2天換水1次,每次換水只可換去1/4~1/2,且進水的溫度要盡可能與池水溫度一致,溫差不要超過3℃。換水的時間以中午為好,最好是在有陽光的時候換。換水的同時要注意清洗食臺和污染的地方。有條件的能保持微流水更好。水質好的表現為黃鱔吃食時會發出“吱吱”聲。池內水位要依水溫、季節、天氣情況而適當調整,一般應控制在6~25厘米范圍之內,原則是低溫時淺、高溫時適當加深。
上一篇:黃鱔養殖戶如何做好停食管理工作 下一篇:黃鱔健康高效養殖全程操作指南(三)
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
- 野生黃鱔多少錢一斤?
- 黃鱔每畝產多少斤?黃鱔如何提高產量?
- 黃鱔養殖場怎么建設?黃鱔養殖場建造方案
- 黃鱔養殖安全越冬方法
- 黃鱔最喜歡吃什么食物?
- 養殖一畝黃鱔多少利潤?
- 大棚黃鱔養殖技術
- 有機黃鱔性逆轉及環境因子的影響
- 黃鱔養殖常見病航尾吸蟲病處理方法
- 黃鱔變性過程詳解
- 黃鱔養殖成功關鍵季——放苗和白露前后
- 網箱養殖黃鱔常見病棘頭蟲病治療一例
- 黃鱔養殖疾病防治要把好三關
- 五月份網箱養殖黃鱔的技術要點
- 黃鱔池如何疏通網眼且消除底臭?請看這里!
- 黃鱔健康高效養殖全程操作指南(二)
- 網箱養殖黃鱔的現狀及相應對策分析
- 泱盛生物技術總監趙宇江詳解網箱黃鱔養殖“十二式”
- 黃鱔泥鰍高產套養五大技術要點介紹
- 黃鱔和泥鰍的生態套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