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body id="t799u"></tbody>
  • <option id="t799u"><span id="t799u"></span></option><option id="t799u"><source id="t799u"><tr id="t799u"></tr></source></option>
  • <track id="t799u"><span id="t799u"><td id="t799u"></td></span></track>

        <tbody id="t799u"><span id="t799u"></span></tbody>

               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
                當前位置:中國養殖基地 / 鱔魚

                小瓜蟲引起黃鱔上草一例

                編輯:周強   時間:2018-06-22   瀏覽:

                  湖北仙桃市楊林尾鎮鞏固村梁師傅一口池塘,養殖黃鱔。池塘面積3畝,水深1.3m。有網箱80口,網箱面積6m2(3m*2m),箱底到水面的距離在0.8-1.2m,無增氧機(見圖1)。網箱外套養少量“四大家魚”,黃鱔為2014年7月投放的當地苗種。

                  2015年4月21日上午,陰天,梁師傅帶水和黃鱔到店檢測。他反映目前存塘的黃鱔規格小的有1兩,大的2-3兩,近期黃鱔有上草扎堆的現象。測水結果:氨氮0mg/L,亞硝酸鹽0mg/L,pH值8.0,水溫15℃,藻類幾乎沒有。檢查魚體,發現體表和肛門發紅(見圖3);體表凹凸不平,用手觸摸,有刺手的感覺(見圖4);刮取體表粘液壓片,可見明顯的小白點(見圖5)。光學顯微鏡下觀察,發現大量的小瓜蟲(見圖6);解剖魚體發現,內臟無明顯病變,有懷卵現象(見圖7)。初步判斷是感染小瓜蟲引起的上草,可能同時還伴有細菌感染。

                  4月21日中午,晴天,到塘口測得水溫20℃。觀察水比較渾濁,每口網箱內都有黃鱔呆在水草上(見圖2),多的十幾尾,少的一兩尾。而且呆在草上的黃鱔或多或少都能看見其體表凸凹不平。但是死亡量不大,只有幾尾。下午2點左右使用一次“激活”(20個網箱/包)+“底加氧”(5畝/包),防應激,改善環境。

                  4月23日上午,多云,梁師傅帶魚到店檢查,發現小瓜蟲活力比較好,魚有“白頭白尾”的現象。據了解,22日梁師傅曾使用阿維菌素殺蟲,效果不理想。針對“白頭白尾”現象,建議使用“永樂碘”(30個網箱/瓶)消毒一次。

                  4月27日,晴,水溫24-25℃,電話回訪,只有兩口箱的病情比較嚴重,其余的還好。

                  4月28日,將2口發病比較嚴重的黃鱔出箱賣掉。對剩下的網箱外潑一次“激活”(20個網箱/包)+“菌炎好迪”(20個網箱/包),防治由寄生蟲引發的細菌感染。

                  4月30日,電話回訪,黃鱔上草的現象很少,已基本恢復正常。

                  分析:1、小瓜蟲病有明顯的季節性,一般在初冬和春末發生,小瓜蟲繁殖適宜的水溫為15-23℃,且易繼發感染細菌。本病例在春末水溫為15-20℃時發生,有細菌感染,在池塘與網箱水質指標正常情況下,黃鱔出現上草扎堆的現象,可能是感染小瓜蟲引起身體不適造成。

                  2、黃鱔懷卵后體質差,發生小瓜蟲病后增強體質,提高抗病力,同時改善底部環境,使用消毒劑外潑防繼發感染。(利洋水產藥店楊林尾店周強提供2015.06.04)

                中國養殖基地 yzjidi.com
                中國養殖基地 yzjidi.com

              1. <tbody id="t799u"></tbody>
              2. <option id="t799u"><span id="t799u"></span></option><option id="t799u"><source id="t799u"><tr id="t799u"></tr></source></option>
              3. <track id="t799u"><span id="t799u"><td id="t799u"></td></span></track>

                    <tbody id="t799u"><span id="t799u"></span></tbody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粉色视频